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院校是第一步。针对目标院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难度情况分析。
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可以看出,考研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远高于国家线,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国家线26分。由此可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近几年报名人数
2023本科毕业生1158万,研究生报名474万人
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
纵观我国近15年的考研报考数据,自2010年到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在持续攀升:2010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41万人,在随后的1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从2016到2023年,增长趋势尤为迅猛,在2022年已经突破400万。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74万,为历史以来报名人数最高值。
学校简介
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是由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撤并重组的国有大型科技企业。现有员工20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勘察设计大师6人。我院专业技术力量雄厚,高级研究、设计人员750余人,中级技术人员680余人。全院业务形成了以科技为先导、设计为主业、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00年,我院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家建筑行业中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与科研型企业。近20年来,我院设计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国家图书馆、北京国际饭店、深圳体育馆、深圳华夏艺术中心、北京梅地亚中心、国家外交部办公楼、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深圳万科城市花园、北京万泉新新家园、湖州东白鱼潭住宅小区、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等。获得设计奖励约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44项、省部级奖约200余项。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具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培养经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我院复试合格的,建筑学或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我院拥有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以傅熹年院士为代表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以崔恺国家设计大师为代表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团队。
1.考生学历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或地方高校重点院系的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
2.入学业务课考试参照清华大学相关专业试题及参考书目。
3.委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负责北京地区考生报名工作。
4.招收的研究生为定向培养,完成学业者择优留院工作。
5.我们真诚以待志愿在建筑科研、设计方面继续深造的求知者。
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分别为
一、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
复建山海关老龙头
(一)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涉及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园林、装饰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的设计理论以及与社会人文因素的相关作用。
(二)地域文化与聚落研究。涉及中国传统民居、古村落和史前聚落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地域文化与聚落等。(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我国大遗址的专项保护规划和展示工程为主要方向,结合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和动态,探讨适于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建筑设计理论,为国家提供技术性规范。注重运用和深化建筑历史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探寻严谨的科学依据,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探寻新的深度和广度。
导师有:
傅熹年(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职)
孙大章(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等职)
陈同滨(研究员、国家文物局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等职)
王力军(高级建筑师、国家文物局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等职)
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一)住宅研究与居住区规划设计
(二)公共建筑设计
导师有:
崔 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设计大师、院总建筑师等职)
赵冠谦(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设计大师、院顾问总建筑师等职)
刘燕辉(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李兴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首都规划委员会专家、院副总建筑师等职)
陈一峰(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院副总建筑师等职)
顾 均(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院副总建筑师等职)
张 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建筑专业院副院长等职)
刘东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住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等职)
林建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住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等职)
考研过来人经验一:
一、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考研是个持久战,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自信是原动力。可能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或者复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样,势必会对复习造成影响。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给自己留后路
态度决定一切。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按时执行
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累的时候建议休息一下,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升。
五、参考书目按需选择、精挑细选
每个院校都会给备考的同学们推荐参考书目,这也是给了同学们大体的考试范围,到时候看院校推荐的书目,进行购买。在公共课的书目选择上就选择大众推荐的书目就行。
六、强大内心全力以赴的备考、抵制外面的诱惑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应该在这大半年内忍住诱惑、拒绝一切玩乐,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请教
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积极请教,不管是询问同学还是老师,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要为了面子,私下反反复复钻研,考研没有时间让你死磕一道题。
八、学习备考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无论何时,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但是只有保障好身体、心理的健康,才能为考研做好后备力量,才能取得后面的胜利。
九、坚持到底、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到了最后才能取得别人没有取得的胜利,切莫半途而废!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