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

2022年11月24日 18:32:58未命名53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一直是很多小伙伴关注的问题,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本期已纳税但本期尚未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本期未纳税但在本期已确认过的所得税费用。本文考研集训营为大家整理了与​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有关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

  1、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2、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3、递延资产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区别?

  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展示区别: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

  上面这个公式就说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递延所得税资产越多,未来用来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越多。如果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当然可以减少所得税。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则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以上就是关于​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的详细介绍,更多与​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考研集训营,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