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问答 > 正文内容

在职读双证研究生 知识传授:提高双证在职研究生素质之基础

2022年11月17日 11:41:55考研问答10

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我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卞义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民,刻公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卞义、集体卞义和社会卞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卞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第十六条第_款中对双证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规定:“双证在职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可见,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的三重任务,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也不例外。这正是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三个方而的重要内容。其中,知识传授的环}J对于提高双证在职研究生的素质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意义。可以说,任何教育均始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以获得相应的知识为基础,离开了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能力。同时还应看到,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常常蕴含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因此,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传授,而强调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的独立价值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体现。有人将我国传统教育中这种偏重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之为“知识本位”,并认为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受教育者能力和思想品德的重视,我国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由“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并正在向“人格本位”发展。其实,严格说来,这三种模式的划分和称谓并不科学,三者很难截然分开和独立存在,只不过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作用和人才素质要求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不同阶段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这三个方而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但无论怎样,对包括双证在职研究生在内的受教育者来说,知识传授是提高其素质的基础,绝不能因为现在强调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就忽视知识传授的作用。

所谓知识传授,对于法学专业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来说,就是通过三年的培养,要使他们掌握法学相关专业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成为具有良好专业素质,能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学教学和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诉讼法学科在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中,卞要从以下儿个方而来保证这一日标的实现:

在职读双证研究生 知识传授:提高双证在职研究生素质之基础

首先,科学制定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一是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设定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日标,即“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根据‘三个而向’和德智体全而发展的方针,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法律实务工作,品学兼优的高层次法学专门人才。”培养方案还对硕士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即“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精通我国的司法制度、诉讼制度和诉讼程序,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前沿,并对外国的司法制度、诉讼制度和诉讼程序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独立思考,刻公钻研,勇于探索和创新。”_是围绕培养日标中对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保证硕士生具有较全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例如,每个研究方向的学位课程中,除共同开设的3门公共课程外,还列有共巧个学分的5门专业课程,并在非学位课中安排了与专业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共5个学分的4门限定选修课程。同时,还规定同等学历和非法律专业背景的硕士生,必须补修法律专业本科阶段的4门专业卞干课程。三是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具体地指定了本专业民事诉讼法学、JfiJ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四个研究方向相同和不同的较多阅读书日,要求双证在职研究生认真阅读,并由导师进行检查。四是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修vJ和完善培养方案中的某些内容。例如,1999年6月诉讼法学科招收首届双证在职研究生时制定的《海南人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已分别于2001年3月、2002年7月、2003年12月作了三次修6J o

其次,重视教材建设,保证教师传授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教师对双证在职研究生的知识传授离不开教材,而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水平,对于硕士生获取知识的质和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保证教师传授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必须选用或者自行编写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水平的优秀教材。学科带头人谭兵教授和学科卞要成员谭}日_贵教授不但根据教学需要,分别卞编了双证在职研究生教材《外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和《外国JfiJ事诉讼制度研究》(即将出版),而且谭兵教授还先后受聘卞编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民事诉讼法学))(1997年9月)、“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参考书,2000年7月). 21川_纪法学规划教材《民事诉讼法学))(2004年1月)等三本在全国法学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特别是第一本教材影响较)’一泛,曾被国内218篇文献(含126篇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引用,至2003年7月该教材已重印8次。谭川_贵教授也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日《中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的卞编工作和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证据法学》的副卞编工作。上述教材在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使用,保证了教师传授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第三,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中,教师不但应当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还应追求好的教学效果。而好的教学效果,既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又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前者需要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后者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诉讼法学科在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中,对这两个方而的工作都较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研究方而,学科成员不但先后发表了“关于我国法学教育儿个问题的当议”、“中国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关于建立我国法律职业者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考”、“关于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儿点思考”、“民事诉讼法学教学若干问题探讨”、“多媒体教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的应用”、“论统一司法考试与高等法学教育”、“论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法学专业的培养要求与教学改革当议”等1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深化了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且还多次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奖。例如,学科带头人谭兵教授曾于2002年6月和2004年6月两次荣获海南人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于2001年1月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谭川_贵教授和刘云亮副教授也于2001年分别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_等奖。特别是谭兵教授负责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还于2004年在原省级重点课程的基础上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①,成为日前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精品课程和全国法学院校开设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的首门国家精品课程。同时,由谭兵教授牵头与王琦副教授、邓和军讲师三人合作完成的“《民事诉讼法学》精品课程‘立体化’、‘系列化’教材建设模式探索’,②的教学成果受到广泛好评,于2005年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省教育厅作为唯一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项日。在教学改革方而,一是学科卞要成员在双证在职研究生的授课中,为了充分发挥硕士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卞动性,更多地采用了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_是为了充分利用本地司法教育资源,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务性,学科还聘请司法部门的某些资深法官’、检察官’担任实务性较强的硕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或者作专题报告。三是本学科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2004年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后,该课程的相关教学人纲、教案、习题、案例、参考文献、教师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料已全部上网免费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四是在此之前,学科成员王琦副教授还独自创建了民事诉讼法学教学网站“法学园”,开展网上答疑,促进师生教学互动。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