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网课 > 正文内容

北体考研培训课程 北体考研网课

2023年09月24日 13:10:23考研网课4

考研机构室推荐

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医学的学姐,可能大家对北体的运动康复比较了解,对运动医学了解的比较少。
下面我来介绍下北体的运动医学这个专业,以及上岸经验。

考研院校选择和专业介绍:

考研院校选择: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SportUniversity),简称北体大,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专业介绍:

运动医学专业(sportmedicine)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研究与体育运动有作为一门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运动医学只是在1930年代才正式建立起来。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复、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
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医学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个别大学还开展了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

政治课、外语、系统综述和综合分析、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导论、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医疗体育、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临床医学、运动免疫、局部解剖学、精英运动员与运动医学、运动急救医学、运动医学研究专题、运动医学研究方法以及医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概论等。

课程介绍: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课程是苏州大学于2017年9月11日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的慕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该课程授课教师为张林、罗丽、张庆、岳春林。
据2021年3月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示,该课程已开课8次。

运动生理学课程共15章内容,介绍了运动生理学概述、肌肉活动、能量代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运动的反应调节,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技能的形成,环境、年龄、性别与运动的关系,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等内容。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是2010年7月1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康健。
本书主要讲述了下肢、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脊柱区等内容。

《局部解剖学》是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5年制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而编写的。
在内容方面除了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外,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统一,并增加了知识框、中英文图注和临床联系等内容。

考研复习级经验:

初试公共课复习经验:

英语:

英语打好基础很重要!因为最后冲刺阶段,除了作文,几乎没有太多精力花在英语上…我的英语成绩是大一四级496分,大四上学期六级478分,都不是很高,英语基础一般,考研的时候没有报班,靠死磕真题和单词。
最后考了66分,不是很高,但也没有给自己拉分,因为花的时间很少,所以还是比较满意的。

英语大概是从3月份开始准备的,刚开始给自己安排的任务量不是很多,每天一篇阅读理解,300个单词。
我个人认为得单词者得天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单词是根,不论完型、阅读、还是作文,本质上都是由一个个单词组成的。
3月份开始,买了张剑老师的黄皮书,从2001年的开始,每天一篇。
每做完一篇,会在解析上把所有不熟不会的单词都圈出来,整理到笔记本上,每天记忆。
背单词的软件推荐墨墨背单词~它有个很好用的功能在于可以每天手动把真题里的陌生单词添加到正在背的单词本里。
然后一天300个(包括新学的与复习之前的单词),大约1个小时左右。

笔记本上的单词推荐利用“艾宾浩森记忆曲线”的规律,自己整理一个表格出来,规划每天复习哪几篇的生词,下图是当时记的笔记还有二轮复习生词的时候做的表格:

第一遍断断续续,大约在8月底才开始做第二遍,第二遍做起来就很快啦,这时候地重点就是揣摩出题思路与分析自己经常做错的题型啦,找到易错的题型,下次再遇到,重拳出击就行了哈哈~

还有几个小提示:

1.可以留17-19年的卷子最后冲刺阶段做,保持手感,市面上的模拟卷千万不要买!真题才最香!

2.阅读课可以看一看唐迟老师的,我没看过,但据说非常不错。

3.英语学习贵在坚持!初始结束,疯玩了俩月没有背单词,复试的时候英语发挥很糟糕哈哈…文献一丁点都没有看懂,考完试直接爆哭(不要学我!)

政治:

考运医的同学们我盲猜应该大多数都是理科生,我也是哈哈,政治不用慌,大家其实水平都差不多,8月份开始足够足够了。
第一遍我是跟着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课,结合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看一节视频课做一节题目,把拿不准的题目与错题分别标出来~第二遍直接做这些题目就好啦。
我始终认为“反复出现即为重点”,结合两位老师的资料心理更踏实哈哈。

大题,强烈推荐腿姐的救命班!太香了!按头安利!肖四肖八做选择题就好。
我是从12月初才开始看大题(专业课耽误了政治的进度…),只跟了腿姐救命班,一共5节课,10个小时,最后74分的北京政治分太香了。
我个人认为腿姐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教给你的不是死记硬背的模板,而是灵活应对的答题思路,不管考场上遇到的是什么妖魔鬼怪题,都能迎刃而解。

对了,我这个笔记狂魔,比较推荐在做第二遍选择题的时候,把每一章错题相关的知识点整理出来,《1000题》错题解析非常详细。
这样在最后考前几天,细碎的小知识点,翻看自己的笔记效率就非常高啦~(活页本真香)

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

首先就是专业课本,北体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不过给了考试大纲(下图为2021大纲,与2020年的大纲无区别),有四个大方向:运动损伤、运动处方、运动医务监督以及运动营养学。

我复习的时候用的是以下五本书:

首先,一定要有个概念,书是要多看的,想着看就一遍那是肯定不行的,我那时候看了三遍,

第一遍的时候,是力求看全看细,知道这四门课一共都包含哪些知识点,不明白的地方一定给看懂了,也不需要背,对考试内容有个全面了解就行。

第二遍就得开始整理笔记了,对照着大纲,一定要按照答题思路去整理,这样比较便于后期冲刺的时候背诵。
此外,看书的时候记笔记不要死记笔记,要灵活得记,不要照抄,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记忆特点记下来,记下来笔记后,要多翻阅多背诵。
此外,大纲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就果断放弃就行。

第三遍就是查漏补缺、锦上添花了,对照着书能否有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能否背出重要的知识点,可能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考到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是看第三遍时需要经常问问自己。

专业课的考试都是大题没有选择题,这个与其它学校不太一样(8道简答/10分、5道论述/20分、4道综合分析题/30分)所以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另外还比较推荐以下这两本,《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比较推荐本科非康复治疗学的同学看一看。

个人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遍的时候,我是力求看全看细,知道这四门课一共都包含哪些知识点,不明白的地方一定给看懂了,没有背,对考试内容有个全面了解就行。
因为损伤、处方的知识本科都比较了解,所以第一遍看的还是比较快的。

第二遍就开始整理笔记了,对照着大纲,一定要按照答题思路去整理,这样比较便于后期冲刺的时候背诵。
我最后一周就没有看书了,背的全是四本笔记,效率很高,而且自己整理一遍再写下来可以很好地加深印象。
虽然第二遍没有刻意去背,但是很多知识点已经在脑海里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了。
而且第二遍需要的就是有侧重点地整理啦,大纲没有涉及到的地方果断抛弃。

第三轮就是反押题哈哈,过了两遍以后,再结合习题集与20年的真题,“反复出现的即为重点”,可以对第二遍的重点进行细化与增添,在北体只有一年真题,重点还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多背一点总没有坏处哈哈。

前面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之后就只剩一周了,这一周需要背政治大题、英语作文还有专业课,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不要学我哈哈,专业课一定要早早定铁了,会轻松很多。
如果从现在四月份开始的话,4月初-7月初一轮(3个月),7月初-8月底二轮(2个月),正好八月底整理完笔记之后就可以跟着暗茧学长的冲刺课,查漏补缺,巩固重点,时间妥妥的~如果最后时间真的比较紧张的话,其实可以先背框架,捋顺逻辑,再往细了填内容。
经过之前几遍的复习,很多知识点都在心里了,需要做的就是把最细的各个数据各个指标记清楚,框架记清楚,到考场上就信手拈来啦。
背的时候比较推荐默写,第一是因为考试时是需要写下来的;第二,写一写不也能有助于加深印象嘛~

对了,有一个血与泪的教训,由于专业课是一共17道大题(8道简答/10分,5道论述/20分,4道综合分析题/30分),全是大题,所以在考场上一定要安排好每题的答题时间!!!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统筹规划好,写到最后5分钟,还有最后两道一共60分的大题没有动笔…题目都会,没有时间写就很气气,这点千万不要学我哈哈~

复试经验:

复试的话,因为考的是运动医学,与我本科所学的运动康复,那些康复书籍不太一样。
因此,再初试结束后我就开始准备复试了,也因为自己是女生,不是很想从事肌骨康复、神经康复等,所以就很早开始看运动的书籍,这里特别推荐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这本书,(王正珍老师主译的,上了研究生后我才知道,运动很多老师都是王老师的博士)需要多看、多读,不仅复试会涉及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也需要。
此外,运动医学也是需要多看看的,不然老师问你一些身体、血液、尿液的生化指标,你都不知道、答不上来,这在复试中是很致命的。
在就是看这些书籍的时候需要与运动和疾病联系起来。
比如心衰二期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采取什么运动干预?运动干预过程中的禁忌症是什么?运动干预的量是多少?如何确定?。
复试除了专业方向那就是政治和英语了,北体的政治,不算入总分,只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当时我比较紧张说了一大堆,现在想想真没必要,就随便说说就行,大家都是坚定的爱国青年,不要紧张。
英语的话,是老师说了几个专业名词让我让我用英语回答。
还好还好,虽然一开始有点懵,但是还是反应过来了,你要是一开始回答不上来不要紧张,可以想一想再回答的,不着急一下子就回答上来,老师也会耐心的等你。
总的来说还是有惊无险吧,成功上岸了。
复试中专业课和英语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大家要早点准备,特别是英语,看书的时候要仔细,要多留心。

总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备考的道路很漫长也有很多困难,你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专注于学习;你可能错过一些事情,专注于思考。
但是,当你收到拟录取的那一刻,你会发现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是值得的,一时放弃与错过的东西都会与更好的姿态回来。

北京体育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究生考试科目:

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公共管理学

舞蹈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

行政学及公共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西医综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综合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究生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体育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北京体育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分享

择校

万事开头难,考研的择校和选专业作为备战考研的第一步,是让很多学生纠结和头疼的事情,很多学生在院校和专业之间犹豫不决,我想说的是:一定要尽早确定,尽量不要中途更改(我是在考验当年6月份前决定的)。
因为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考试的科目、参考书的版本以及考试大纲都是不同的,尽早确定学校专业,针对学校大纲有侧重点的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我选择北京体育大学的原因,是因为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体育人的最高学府,是体育类院校当中唯一的211大学,也是双一流大学,唯一一所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高校。
在北京体育大学,拥有全国最顶尖的运动科学实验设备、全国最多的体育博导、各个运动项目顶尖实践人才以及学术人才,在这里,你可能会与奥运冠军同上一节课,国家队教练可能就是你的老师,你能接触到国内体育届最顶尖的资源。
正是这样的北体大,让我无比的向往,让我更加确定考北体大决心。
当然,在你要选择考北体大时,身边一定会有人说太难,压分等等打击的话语,但是作为一名已经上岸的人来说,相比于其他院校院校,确实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够用心复习,踏实准备,这样的难度一定不会成为问题。

专业详情:

关于备考期长,我从去年三月就开始备考,到最后拟录取已有一年之久。
一路上还好没放弃,幸得指路人,终得圆满。
下面我将开始介绍我的备考方法和一点学习心得:

政治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去年这个时候对于它还是迷迷糊糊的,你可能看到有同学现在就开始备考政治了,心里有点慌慌的,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现在真的还比较早!如果你想早点着手,大可暑假开始。
对于政治,去年我是暑假零零碎碎看了一些视频(因为暑假有实习),但真正投入是在九月。

九月开始我就开始看徐涛的视频和肖秀荣的精讲精练。

然后做他的1000题了。
这两位大佬的风格各异,但是看视频我强推小涛涛哈哈哈。
我当时视频是和精讲精练以及1000题结合一起来的,一天一章,到后面可以加快,一天看两章,因为我不是学习突进型的,所以整个九月就只把精讲精练弄完一遍。
但真的别急。

到了十月份就可以二刷1000题,这个时候可以只看错题以及相关的知识点了。
到了十一月份,就可以开始狂刷选择题了,我当时是买了好几家的选择题,到了考场上发现很多选择题很熟悉,但是因为没来得及复习,很多还是有点不确定的,所以也不要广撒网,还是得做到精练。

到了十二份,肖四肖八就开始上市了,赶紧买抓紧做,建议肖八多看,肖四作死背。
今年就有一题是肖八上面的,幸好提前看了几眼,记住了关键字哈哈哈。
一般政治跟着肖老或者小涛涛,我感觉就不用太担心了。

放心,政治不必太紧张。
政治的话,现在不要着急去买什么,等着康康学姐他们暑期的公开课,会告诉你怎么去复习政治,怎么去买政治资料,如何选择。

英语

因为我一直都比较喜欢学英语,四六级也过了,所以对考研英语也没有太大的恐惧。
个人感觉英语是一个持久战,备考每一个阶段不容忽视。

前期:

我去年三月是从记单词开始的,单词这方面比较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两倍速感觉超好哈哈哈。
当时也木有着急懂真题,毕竟感觉就那么十多年的题目,不想一开始就浪费了,所以先做了几套模拟题热热身。
我是到四月初才开始动它的,用的是黄皮书,是从98开始往前做的。
当你开始做的时候,你肯定会绝望的,因为一篇文章可能读也读不懂,也可能读懂了但错了忒多。

中期:

暑假刚开始还在实习,所以进度很慢,回到学校后才真正开始投入学习的。
这段时间,我开始动手05-14年的阅读,这个时候阅读就要真正认真对待了,也是关键点。
我是在暑假才开始看唐迟老师的视频,跟着他的套路走,把句子之前的逻辑弄清楚,各题型的解题方法等反复研究和回顾。
做完了一遍后,可以继续二刷,也可以再次跟着视频练练。
当时还感觉每天最开心的时光就是搞英语阅读呢。
单词也不要落下,恋恋有词刷完一道接着反复刷,单词并不是一时都能记住的,关键在于反复地接触与记忆。
总之,不管咋样单词是最基本的,不要忽视它就行了。
关于作文,翻译,新题型等,暑假我还未动手。

后期:

九月份开始,政治也开始了,所以英语学习时间也相对木有那么充足了,但还是要学会安排。
阅读的话,我继续刷05-14,按照逻辑和题型进行了梳理。
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和阅读似乎关系更加亲近一步了,也开始有点上手的感觉,但革命尚未成功啊。
到十月份,我开始做15-17年的真题,也来检查之前总结的阅读技巧。
后来我差不多把15-17年真题的刷了三遍,18年真题留着考前模拟。
关于作文,九月份我就开始了,先看下视频,清楚它分咋样的类型。
视频的话,我只看过了王江涛。
但是后来我个人觉得他的书不咋地,背作文背得很别扭,就换成了其他的。
到最后买了三本作文书,最后认准了何凯文的《写作高分攻略》。

我当时买了它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里面告诉了一些类型作文的语句和结构套路,大作文小作文都很不错,而且你一读到这些句子,肯定很喜欢,特别想记住它。
所以,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各种类型的作文都梳理在本子上了。
这样背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
当然,身边有些研友直接背王江涛的20篇作文,也觉得还不错,这个还是看个人习惯。
梳理完后就是作死地背,外加自己模拟啦,要记着掐时间。
关于新题型和翻译,大概十月份开始的,因为当时觉得翻译挺难得分,所以就只是看了些视频,偶尔做一下真题。
但新题型就要重视了,我也是十月份才真正重视,可惜地是之前稀里糊涂地做了一遍,感觉有点浪费真题了。

而且新题型就几年,很宝贵,得好好珍惜啊。
难度上来看,总体不是很难,但近年来的新题型没有之前地简单,还是得上心。
视频的话,我是跟着新东方的王晟,虽然他在视频里讲得非常容易,但是还是得领会了套路才能上手。
新题型做了一遍就反复刷,熟悉套路就行了。
对于完形填空,个人感觉分值不大,只做了近几年的真题,就没有多加练习了。
还有单词,这个时候可以着重记忆真题里出现的单词。

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

王道俊《教育学原理》(2013版)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2015年第2版)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阶段任务跟随基础班进行第一轮复习,在老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重点的引导下,系统阅读主要参考书1-2遍,初步理解、掌握教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把听课、自学、做题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的复习。
任务分解:复习过程中,要本着认真的态度去看书,第一遍一定要把知识的范围扩大、复习全面一些,因为那时还没有出大纲,你不能确定哪个点是考点,而且大纲出来以后点也会很多,同样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全面是一个基础。
(一)教育学原理

对于教育学原理,要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几个梗概和要点: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师生关系论。
教育学原理在考研中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出题的点比较多,而且教育学原理的考题越来越灵活,实践应用性越来越强,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书中的定义和理论,并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因此也要多注意教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重视现在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在基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可能还没有大纲的指导和牵引,但是要尽量对上述几个要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弄清楚教育学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再次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识记基本的概念性知识:教育的概念、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教育目的的概念等等,当然这些在考试中不一定能够考到,但是依然是我们复习的重点,而且这些都是选择题和简答题的考点,所以要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有一个脉络的理解在这个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避免知识点的全而没有重点的情况,这就要结合课程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够更有轻重缓急。
(二)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在全国教育学统考的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是100分,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零碎,庞杂,是一门偏重于记忆的学科,而且从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外教育史偏向于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大题,或是二者的结合,或是单一分出题,所以对这两门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细心,肯花时间、下功夫。
对中外教育史的复习,在基础阶段要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要了解中外教育史中有哪些重要文献,弄清楚里面有哪些重要的代表性材料。
其中中国教育史中要理清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掌握在每个时代的教育的突出表现和大的变化,以及在每个时代出现的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荀、道墨法的教育流派,现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这些都是偏识记的知识点。
对于外国教育史,也是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间维度来说讲述的,但是由于外国教育史涉及的国家比较多,而且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点比较零碎,理解是识记的基础,所以你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把听老师对重点的讲解,去理解去识记。
(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在考试中必做题占约40分的量,而在选做题中也有一个30分的论述题,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因为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所以对于跨专业的学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基础阶段要重点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识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及其理论解释、学习动机、知识的建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等问题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的框架,并在了解基本的逻辑顺序的基础上掌握大的框架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
要把学习和听课相结合,通过徐老师的讲解,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解决复习中的难点和疑点,而且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圈点复习的重点,完善自己的复习目标。
(四)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在考研中占有必答题约30分左右,而选答题也有一道大题,与教育心理学共两道题,供学生选择,在选择题中也开始出现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所以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过程中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进行重点复习。
在基础复习阶段,要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的脉络,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的选题设计、教育文献检索、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的内容概要,能够明确每一个点都有哪些下一级的概念和知识体系。

在准备复试过程中,真的是有很多疑问,每天都有各种问题问学姐,也灰常感谢学姐还是很有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
在复试前几天,学姐会组织一次模拟,这次模拟真的很重要。
学姐她们和导师待的时间长,熟悉老师的风格,会和你说很多该注意的地方,而且流程和真正面试差不多,也可以直接把她们当成老师,锻炼胆量。

总之,你此时所羡慕并努力为之的样子就是你未来的模样,只要你不要停住脚步,即使是短暂的休憩,但还记住你要去的地方,你都在路上。
漫长的备考路程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点累,但是还好我没放弃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历与心得,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能够一战成硕、梦圆师大。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给朋友:

“北体考研培训课程 北体考研网课”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