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网课 > 正文内容

北交大考研培训网课

2023年10月16日 09:33:10考研网课5

考研机构室推荐

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北京交通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说一下,我报考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光学工程学硕专业,初试总成绩369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73分、英语一69分、数学一92分、专业课135分。
我本科是三非一本(非985、211、双一流),一战成功逆袭top3985,但是个人心中觉得本校还不错(高考分数线比不少211要高),所以虽然是三非但是基础不是特别差的那种。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考研我选择了自己本科的专业,因为学的不差而且也有点兴趣,其次是跨专业难度确实不低且我没有其他喜欢的专业。
关于选择学校,因为我是广东人,广东挺多家庭是希望自己孩子在广东读书的,所以当时我的想法是要么本校,要么考北京交通大学。
本校是因为离家近,而且本校的光学工程学科评估也有B+,所以当时我们学校很多人都选择了本校。

至于北京交通大学,因为当时我们学校开过考研宣讲会,光学工程这个专业北京交通大学是全国第一,所以要么就选择离家近的要么就冲一冲全国最好的。
而且光工不像金融、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那么热门,所以分数要求没有想象中高。
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如果像我一样犹豫不决,先看看你心中想考的几所学校的专业课的差别,如果不是同一门课,建议趁早决定,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
而我在十月份都敢北京交通大学和本校之间犹豫不决的最大原因是专业课考试科目是相同的,虽然大纲有些差别(北京交通大学难很多而且内容稍微多一点),但是参考书目是一样的。

所以我把两所学校的大纲都打印下来并且对比了不同部分,选择了先复习相同的部分。
至于最后为什么还是选了北京交通大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本校是可以调剂的,而我本科在校成绩不差,当时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特别是专业课。
所以当时想着大不了调剂就是了。
所以关于择校,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校各专业课和数学基础都还不错,就大胆冲985吧,如果觉得想求稳,211是个不错的选择—划重点!考研真的没有想象中难!千万不要被营销号啥的洗脑了。

关于考研难度,北京交通大学毕竟是top3,要说不难肯定是假的,但是我仔细研究过,每年分数线大概都是基本低于360分(或360分左右),所以这意味着,只要能考到360那么大概率能进复试。
很多人可能觉得,擦线进复试还不是炮灰?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的,首先我就算是擦线,初试排名倒数第5。

那么为什么还挺自信的呢?

1.因为其实越好的学校越看重你个人能力,北京交通大学绝对不会歧视本科出身。
而我觉得我专业知识学的还不错(但是无科研经历无竞赛经历仅拿过一次奖学金),所以复试有希望能逆袭。

2.每年都有好几个排名较后的逆袭,那为什么不是我?然后说一下,北京交通大学报录比一般是7:1或者10:1这样,可是个人认为报录比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无论报录比多少,每年复试分数线真的差别不是很大,我也不太相信近些年都低于360的分数线会突然飙到400。
所以确定自己能达到复试线,就算报录比100:1也没有什么关系吧?我另外一个没考上的同学就是非常悲观觉得考北京交通大学的都是大佬,得考400分才有戏,数学得140啥的。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她貌似没有认真研究过每年的分数情况。
因为每年400分+也就10个但是每年430+倒是真的有1-2个,然后数学140分的其实基本0-1个不多于1个。
然后还有一点是,如果学硕专硕都考数一英一,那么专硕的分数一般比学硕低,甚至可能达到校线就行了,这样难度就降低了超级多了。
因为我考的是学硕所以这里就不展开了。

二、笔试经验

1、英语一:

先介绍下个人情况,我六级只有488分,其实我是基本不懂语法,全靠高中积累的语感,所以大家不要害怕,只要每个单词都认识我觉得做阅读是没有难度的。
真题我一共只做了一遍阅读,完型和新题型做了近五年的,我是实在没时间了。
建议有时间可以多做几遍阅读。
阅读是大头,40分

词汇:每天晚上都要背单词,100-200个吧,后面会越来越快的。
我个人并不推荐恋恋有词,因为名气比较大,我买了书,也来看了一集视频,之后就决定放弃这个,对我来说我觉得是浪费时间,性价比太低,而且我觉得他一直在给自己的商品做推销,我比较反感,背单词只有一条路,就是踏踏实实地背,忘了再背,我建议王江涛的二十天搞定考研词汇,跟着上面的方法先大致背完一遍5500个单词,然后再用软件每天复习,这么背我觉得是比较好的,我用的是背单词。
书的话用买黄皮书送的那本不错。
没记住的单词重点标记多背几次。

阅读可以看一下kk三步法,其实就一个方法,以文章中心来选答案。
跟文章中心最贴近的那个一般都是正确答案。

作文的话我是跟刘晓燕的救命班自己做了一套模板,对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比较有用的,基础好的同学是可以自己写的。

完型和新题型我是12月份才看了一下,还是需要重视的,毕竟20分,这20分我觉得是很好拿的,完型是越来越简单的,考语法的很少,只要读懂意思还是好拿分的,不用特别去练,特别要注意的是新题型一定要全对,因为每个答案都是相关联的,所有一个错的话会错好几个甚至全错。

2、思想政治理论:

我准备的特别特别晚,十一月才开始的!有条件九月就开始准备吧。
我是肖秀荣精讲精练+八套+4套,网课只听了马哲部分。
1000题买了没时间做,但是强推!因为我认为对工科来说可能政治真的没有数学和专业课重要,所以我更喜欢用零碎的时间来学政治,而手机小程序正好给了我这个条件。
我一般在吃饭的时候和吃完饭走回自习室或者吃完饭休息的时间刷的。
每天坚持刷一点,20-50天就能全部刷完。
然后大家都背肖四,其实我想说,肖八可以不背但是最好认真看看,有条件第一套给背了!我当时肖四全背加肖八背了第一套,结果今年肖四考的不多,而肖八竟然考了一套!我刚好背到了哈哈。

3、数学一:

数学我二月底就开始学了,但是翻车了,才92分。
讲讲自己的教训吧,网课可以听张宇的,题就不要用他的了,太难了他的题(闭关修炼可以,18讲就扔了吧),我做了跟没做一样。
然后数学一定一定要刷题,就算没时间也得挤出时间刷题。
我当时因为个人原因,听了家里人话没有刷题,导致基础不太扎实,后悔万分。
其次,草稿纸最好用B5大小,我当时的考场的草稿纸是B5不是A4,而我平时都是A4练习,这个差别是什么呢?草稿纸大写的爽思路清晰,但是有些考场草稿纸真的很小。
而且考场草稿纸是用完一张要上交才能拿下一张的,这意味一张纸不够那么之前的过程就全部得上交了,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所以平时练习最好给自己差一点的条件,免得到考场不适应。

4、专业课:光学工程基础

今年大纲没有激光和导波的题,最后考试的时候也确实没出,所以大家可以以大纲为准来复习。
我是暑假开始复习专业课的,主要用的是梁铨廷的《物理光学》和浙江大学李晓彤几何光学,也买了大纲推荐的工程光学那本书但是我用得比较少,其中大纲没有提到的就不用看,比较推荐物理光学和工程光学配套的辅导书,,上面的题可以选一些跟真题贴近的做,太难的不用做,没时间也可以不做。
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从03年的开始做就可以了,北京交通大学每年的出题套路都差不多,我觉得跟真题相似甚至完全一样的题至少有100分。

我是在群主那里买的真题,前前后后做了大概七八遍吧,再多看几遍错题,只要你把上面的题都理解透彻,我相信考试是没问题的。
需要注意的是,几何光学那道大题一定要多练练,理解清楚,今年那道题是24分,都是知道这个数据你才能推出下个数据,都是环环相扣的,比如先算后工作距离、再算焦距、最后算入瞳出瞳位置及大小,所以不存在我不会做第一空但是我会做第二空的情况。
还有就是专业课时间是非常非常充裕的,所以大家考专业课时某些题做不出来时不要慌张,慢慢回忆,我那道几何大题做了一个多小时,因为那个方程组一直没解出来,还好最后做出来了,不然今天不一定能在这里发语音了。

补充:专业课题型是选择填空作图和计算题(大概5、6道)。
一般来说几何光学占50分,物理光学占100分。
几何光学只有一道大题,剩下的就是常规的干涉、衍射、傅立叶、偏振、电磁场。
6道大题题目基本和往年大题一模一样,每年可能有1、2道新题(衍射和几何光学)。
因此复习侧重点在物理光学,而最难的题往往是衍射和几何光学的那道大题。
选择和填空题的话物理光学的没有新题,几何光学每年都不一样,比较灵活,但是知识点都是大纲上的。
作图一般是几何光学的加一个晶体偏振。

三、考研复试经验

我初试排35,复试排13,总排名30(40进33)。
成功通过复试逆袭上岸。

一般北京交通大学复试是1:的,且复试占比40%,往年400分也有被刷的,刚过线也有录取的,所以考得好不要掉以轻心,考得不好不要觉得自己不行。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变成1:了而且复试只占30%了。
然后复试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英语听力(今年网面所以没了)、专业课笔试(今年也没了)和综合面试(专业课加口语加综合素质)。
然后说一下,北京交通大学一般不考察口语和综合素质,所以主要复习专业课(成绩单上成绩好的科目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如果有竞赛和科研经历的,自己做的项目一定要搞懂,会问的很细。
没科研竞赛的比如我,就要把毕业论文完全搞懂!

一定要明确一点,初试第一的复试未必也是第一。
换言之,复试排名其实是和初试完全无关的,真的一点点关系都没有,初试只是最终会占比较大的影响总成绩,但是对复试成绩没有丝毫影响。
哪怕初试英语专业课比你高的,也完全不代表复试你就占劣势,因为英语占比不大,而专业课老师会问你成绩单上比较优势的科目。
要是能想明白这点,擦线党就没这么难了。

复试最重要是不要给自己挖坑,没有把握的自我介绍千万别写。
今年我的复试就是完全按照自我介绍来问的,所以要善于用自我介绍引导老师去提问。
比如我就自我介绍特别说明了一句,物理光学等课程获得A+的好成绩,其实我获得A+的不止一门,但是就很狡猾的用了物理光学等课程,这样就等于引导老师问我物理光学啦——不过没有十足把握这样容易给自己挖坑,所以还是慎重点。

四、寄语:

回顾我的考研过程,就像疯狗一样在学。
我认为考研最重要的是两点。
一是选择,需要分析自己,掌握详细的报考院校相关信息。
二是动力和心态。
如果备考985高校或者是报录比高的热门专业,需要付出很多,要减少外界的诱惑和不良情绪地作祟。
考研期间,我思考了很多事情,分析了自己。
不满糟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期待,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临考前,我的心里状态还是没能调整过来,考卷中有不少失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有幸进入复试,经过全面复习,还算顺利地拟录取了,这也算是自己努力换来的一点点幸运吧。

学弟学妹,或许也有些年长的兄弟姐妹们,人最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有些奔头,一定要独立起来,否则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在大学中也只是在一堆抱怨下走过。
祝愿你们越来越好!一‘研’为定!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初试考试科目一共4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0数据模型与决策

考研初试:

一、政治

政治我建议跟1个老师就够了,太多真的没必要,因为每个老师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如果跟来跟去会乱的,会出现知识断层,会浪费不少时间。

有些人推荐前期跟徐涛,后期跟腿姐,作为二战选手,这两位老师我都跟过,大家这么推荐是有理由的,因为徐涛前期会讲的很有趣,上课比价幽默,也很有亲和力,所以真的很好上手,但是大家普遍推荐后期跟腿姐,是因为徐涛前期虽然讲的很细,但是对考试的作用真的不大,或者说总是做错题,因为他讲的比较全,一些不考的内容也会详细讲解,作为了解政治当然是好的,但就是应试性不强,这个也是他的硬伤,后期腿姐的技巧课和冲刺课,近几年真的是口碑爆棚,应试性非常强,做题正确率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年我全程跟腿姐了,我发现其实腿姐技巧课和冲刺课的很多东西,在前期基础强化课已经在慢慢渗透了,怪不得第一年我中途转班跟的有点吃力,当时还纳闷为啥别人都做题那么快。

所以我建议从一开始就跟腿姐,因为最终是要跟腿姐走的,从头跟后面节奏会很棒,而且腿姐前期讲的同样是很好,有很多地方都有比徐涛更深刻的讲解。

材料用书方面:

1.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一定要买,这也是腿姐所有书唯一不包含在全程班资料里的了,其余的练习题呀什么的,从去年报课就全送了,不用自己再操心什么了。

2.前期如果还想买多余的材料,那么可以选择肖秀荣的1000题,学有余力可以刷刷,刷不完不要紧,跟着腿姐课程走就好,做题主要是每天保护感觉。

3.后期冲刺预测卷,把腿姐、肖秀荣、徐涛三个人的买上就完全足够了,一天一张卷子,做到考前,就没什么问题,选择题做错的一定要标记出来,我那年就遇到了好几个“选题”,最后预测卷老师们都是在押题的,所以这三位一定要跟好(大题不用担心,上了腿姐的大题课,你会发现大题比选择简单多了,瞬间自信满满,上考场完全不用担心)。

二、英语

前期就是背单词、学语法,把这两个搞好就行,太前期大量背单词才是王道,这样后期的节奏会很好,也会给专业课留不少时间。
单词的重要性就不必强调了,语法是为了阅读和翻译以及作文,考研英语仅凭语感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真的要把语法学好,后期翻译就不用报课了,考场上也会很省时间。

中期坚持背单词,养成习惯后一定不要停,循环背到考前,然后多练习阅读技巧,个人建议跟孔玮老师学,她会用英文思维来分析文章,并且注重技巧性,从学生的词汇量来讲题,会带着大家逐题练习。
平时自己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练她的方法,考场上答案一看一个准,全对不是没有可能。

后期继续背单词,这个时候每天半个小时就OK,因为这个时候你肯定背了有一两遍了,然后作文开始准备,我建议跟着周思成的网课就行,或者自己背些范文,多练练。
材料用书方面:

1.单词:《考研单词一笑而过》。
我用过市面上很多单词书,最好的三本就是一笑而过、恋词和红宝书了,经过对比最后选择了一笑而过,原因很简单,就是它太好背了,效率很好,背的会比较快和扎实,完爆其他两本,每个单词都给了记忆的方法,好用的你可以用来记,自己觉得用不惯的可以效仿它自己编一个,真的不知不觉你就会记的很牢固,超级推荐。
附上图你可以看看。

图一:

图二:

2.语法、长难句、阅读、作文,其实跟网课就行了,我觉得可以不用书,我买的书都落灰了,因为每天网课有2h,加上自己刷真题,下来真的没有太多时间看书了,而且上课的东西完全够用。
如果你英语基础好,不上那么多网课,要自学的话,我建议你买宋智鸣的语法书,讲的实在是太细致了,我有时候不会的语法就会翻一翻,几乎每个问题都能给你很明晰地解答清楚,基本不用百度,可以说是我的“语法字典”了。

数学三:

1、讲义:我用的是汤家凤高数讲义、

李永乐线代讲义、

王式安概率论讲义

高数讲义我觉得可以买张宇十八讲,这本书口碑可以说是很好了,我简单翻过别人的,觉得也确实比汤家凤全一些,也更难一些,但琢磨透了基础应该就没问题了。

线代我觉得不必看别的了,李永乐是真的很厉害,我看了他的基础和强化,讲义来回翻了几遍,越琢磨越觉得很厉害,看他的视频二倍速即可,他讲课真的一点废话都没有,但给人很踏实的感觉,强推。

概率讲义我觉得王式安的不是很好,他的讲义摘录了往年题,但没听过王式安的课;也用过方浩的讲义,方浩的课我觉得偏重技巧,讲不明白原理,你也可以去听他的基础课看看;还有很多人用文都余炳森的讲义和课,应该还不错。

如果说想达到全面,我觉得只用讲义不够,这个可以通过之后看别的书做别的题来弥补。
应对方法可以是印一份去年的大纲,跟着讲义和相关课学完一遍,对照大纲看有哪里没学到。
刚开始学一定不能“抓重点”,得抓全面,之后冲刺做真题再相应地主攻重点。

2、全书:我做的是李.范粉皮书,这本会难一些,不过题也比较老,可能因为我吃的不是很透,而且只做了高数部分,所以帮助不大。
下面比较一下:

(1)李王:没做,据说比粉皮简单,但收录了较新的题。

(2)李范:较难一些,题较老,但逻辑性较强,有些知识点总结的也不错。
还有一个,我买这本的时候,顺便赠送了李正元真题全解,后期也算是张宇真题大全解的一个补充,张宇真题大全解有些题写的较为简略,而且粉皮加解析的价格也没有贵很多,买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3、习题:

做题是真的很重要很重要!我全程没怎么背公式,很多知识点掌握也不全面,但就是通过做题,建立起来了一些难点的体系,公式也背的差不多了,纯背公式背不下去的可以多搞搞基础题。

还有一个是我踩过的雷,基础阶段(大概是六七月之前)别太把高数分比线代和概率分值高看得太重,要一视同仁!我有点太不重视后面两科,以至于到中后期还得恶补这两门。

(1)基础:

高数我做的是1800的基础部分,这块的题比较重视基础的计算,拿来熟练知识点是不错的;1000题没做过,但题的质量还是可以的,没有大家传的那么偏。

线代我直接用了李永乐的讲义,其他题没有做多少,事实证明这一本很有用但不是很够用,建议还是多做做别的习题,1800和1000题都可以。
概率和线代同理,讲义或是全书要好好做,但也得用专门的习题集练手。

(2)强化:

强化的做题量我觉得不能太多,但也不能丢掉手感,因为这时候又面临一波网课,而且正是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弄懂各种重难点的时候。
下面就我用的几本书来说下:

①660题:这本建议作为基础阶段结束的检验或是强化期间就做吧,计算不难,但很是利于扩思路,强推。

②闭关修炼:这本知识点都有体系,各种方法总结的也都很好。
这本是张宇强化课的讲义,里面会整合张宇36讲、1000题等教材的好题经典题,也会有真题。
我个人觉得题的质量挺高,但也肯定是难;再一个可取之处是,体系整理的真的不错,我后期整理知识点就用这个来进一步拓展。

(3)冲刺:

冲刺最开始的阶段就是做真题,真题会越做越顺,但容易形成套路,如果下一次考试来个反套路,你可能就要吃亏了,所以一定别一味地做偏难怪题,但也不能一点不碰,一定多做题,做过的多思考多回顾。
真题很有价值,但对于近几年的题来说,价值没有以前的那么大,因为慢慢开始脱离套路了,更灵活了,这就更需要你们去见识更多的题型,去看看有什么新奇的出题思路,去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而不能只盯着所谓的重点。

①真题:早些年份的题可以做练习,也可以限时模拟;做到近几年题的时候,印几张答题纸,找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半的时间模拟一下,因为答题纸给每道题的空不大,得提前练习。
真题全解我用的是张宇和李正元的,比较建议买两本,因为很多题做法不止一种,李正元的解析有的题会给出拓展练习,也比较好。

②模拟题:我做过不少老师的模拟题,只能说各有千秋吧,时间够的话多做几套,不够的话就找两套维持下手感。
记住,千万千万打好基础,别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现在理解不了或不能理解很深刻,但通过做题什么的会慢慢理解很多知识。
最后陪伴你们上考场的,还是那些记忆了很久的东西,做过的、经典的题目反复看反复思考,总是没错的。

800专业课

北交管科一共有四个专业(学硕)考800这门专业课,分别是物流管理与工程、工程与项目管理、信息管理和管理科学。

800这门专业课考的是运筹学的知识,历年基本考的都是8个章节一共7个模块的内容,知识点比较多,但难度不算太大;题型是计算题和建模题,一般都是以实际应用题的形式出题,比较注重计算和求解的思路。

根据出题形式和往年真题可分析得,一般一章卷子的题目都是在7到左右,满分150分,这就意味者每一道题的分数都很高,基本15分起步,涉及到知识点较多的题25-30分都是有可能的,因此,目标是要拿高分的话,每一章节的学习都不能有疏漏。

在这里贴一个21年的专业课大纲和专业目录的链接,想要了解的同学页可以自行去北交研究生院官网查询。

3.学习计划安排

(1)开始学习的时间

我本科学过运筹学,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复习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大概是7月底8月左右才开始了专业课800的学习。
至于以前没有学过运筹或者理科思维比较薄弱的同学,6月份就应该开始学习这门科课了。

(2)教材

学习这门课手里要有的教材应该是考试大纲和课本和题,对照着大纲进行学习。

课本的话参考较多的是以下三本:

运筹学教程第五版(第四版也可)胡运权主编;

运筹学第四版运筹学教材组编写;

管理运筹学张文杰北京交通大学

不同的编者对相同概念的阐述方法不同,选取一本为主要教材,其余的可以买来作为补充。

对于题而言,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做题的数量和质量都应该有所保障,我个人是把作为主要教材上的例题和课后题、《运筹学习题集》这本习题集上的大题以及800历年真题和其他科目的历年真题基本都做了。
以下的习题集选一本就差不多了,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时间来做决策,真题是最重要的。

运筹学习题集第五版胡运权主编黄皮教材《运筹学教程》的配套习题集

我个人用的是这本,优点是题量大且题型全,缺点是错误比较多且答案解析不详细;

运筹学同步辅导基础习题全解清华大学教材的配套习题集

有知识点总结和教材习题答案以及一些练习题,缺点是错误比较多,需要自行鉴别。

回想起考研这一年,现在看来,好像那时候吃的苦流的泪感觉过不去的坎都不算什么了,反而成为了珍贵的回忆和成长的历练。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这样一次完全出于你自己决定的全力以赴的拼搏,一路是风景,收获的是果实。
祝愿所有同学都可以考试自己理想的学校,去往想要的地方!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现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研一在读,本科是双非某交通大学,一站成功上岸。

Ps:学硕指信息与通信工程,专硕指电子科学与技术。

1择校理由

首先我本科是通信工程专业,选择考研的理由有二:

(1)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选择学硕的理由);

(2)想去北京。

北京作为我们的首都,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地方,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偏于安稳的人,所以关于考研择校我就瞄准了北上广深,再综合院校专业实力,及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合理评估,最终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作为我的目标院校。

英语

基础阶段(3-6月)

(1)重点放在单词上(红宝书,恋恋有词二选一)

在这个阶段英语的时间主要是用在单词上的,单词要重复好多遍才能记住,当时很多人用默默这个软件但是我是第一遍用书背的第二遍用红宝书自带的软件第三遍用的扇贝。
看你自己喜欢哪个。
反复记忆。

(2)语法和长难句

我是没有看长难句的,看过一两节感觉浪费时间就没看了。
如果你觉得基础实在是薄弱,

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每天拿出时间来看一下语法,配合视频课来看,可以看田静的。
长难句你也知道的我后期关注了田静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做一个长难句,我觉得对翻译和阅读以及语法的帮助很大,你可以现在就开始每天做一个。

(3)真题阅读(黄皮书真题)

现在就可以做一年的真题阅读,感受一下真题的难度然后看解析自己是读不懂还是做不对。
然后去听唐迟的阅读方法论,记笔记。
我当时做真题的手感很差,就转头去做了张剑的80篇阅读,做完之后又回去做真题,感觉就正确率也上来了。
(大概六月初)就可以开始真题了,这时候单词差不多完成一轮了,我当时翻译了几年的阅读,就是通篇精翻,也可以试试,01-05年真题阅读部分做一遍,翻译一遍,把每个长难句都认真分析,如果没时间只翻译几篇也可以,然后看唐迟的真题讲解弄清楚自己做错的原因。

强化阶段(7-9月)

(1)单词不能忘,把单词再过一轮

(2)刷除了英语作文之外的题,相当于全套做。
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能一篇阅读做好久,要适应考试时候的速度,看不懂的句子要认真翻译,认真分析。
把每个不认识的单词记录到小本本上,然后背,真题里的单次一定要都认识。
看不懂的阅读就去看讲解。

(3)这时候也可以做做真题中的其他题,比如完型、翻译

冲刺阶段(10-12月)

(1)单词还是要持续背,背容易忘记和之前记在小本本上的阅读不认识的词汇。

(2)真题阅读继续刷,坚持做田静的每天一个长难句。
这时候可能没时间做整套的,但是阅读一定要刷,不是背答案,就是反复做

(3)真题完型与新题型的学习,哪里不会看哪里的课

(4)小作文与大作文,你可以看周思成的课。
背模板,学会自己套。
买考试作文纸,写作文。
十二月背作文。

数学

基础阶段(3-6月)

(1)听网课(高数:张宇、武忠祥、汤家凤的区别,选一个合适的听就可以。
线代:李永乐;概率论:余丙森)在这个阶段是要把整个高数+线代+概率论过一遍的,高数优先。

(2)做题,资料(数学基础要打好,我的基础其实没打好,基础不好地动山摇,

题做得再多也没有。
辅导讲义的题要做汤家凤1800基础部分李永乐660题)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必须要紧跟着做一章的题目来巩固,绝对绝对不能想着先把所有的课看完再回来做题。
我自我觉得整理错题没有用,而且浪费时间。
但是做题的时候抓住薄弱点进行标记,有时间二刷的时候重新做。
从开始就要好好做题,不要眼高手低,把答案真正的算出来,观在非常注重考察计算量。

强化阶段(7-9月)

课程学习,开始第二轮的学习,资料(高数: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张宇高数十八讲二选一,线代: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概率论:余丙森概率论)

开始强化课程的学习,基础最重要。
做题不能落下。
李林880,1800强化部分,330题。
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必须要紧跟着做一章的题目来巩固,先做完辅导书后面的题再做上面说的,我做的880,有很多新题型。
这时候适当建立错题本,整体错题与重要题型,一定要真正自己算出最后的结果。

冲刺阶段(10-12月)

十月份开始刷真题了,把01-21年的真题完整做一遍,没时间就做近十年。
做的时候要设时间,与考试时间一致,三小时内做完,做完以后不会的题看视频讲解,然后整理做题,自己再不看答案完整的做一遍,两天一套,一天做一天改,做真题的同时查漏补缺,把自己薄弱的地方有重点的加强,十一月中旬完成一刷,然后开始二刷,一天一套,到十二月初完成二刷,这时候预测卷就出来了。

预测卷(李林6+4、超越五套卷、我做了这两个。
有能力就多做。
题老多了。
)做预测卷的时候就相当于是在模拟,十二月初到考前两天一套,一天做一天改,同样改的时候肯定是比较快的,这时候剩下的时间就要去查漏补缺,记各种容易忘的公式。
看错题本,相当于在做题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的最后一遍复习。
看错题本,相当于在做题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的最后一遍复习。

专业课

强化阶段(7-9月)

专业课可以比政治早一些开,根据个人情况和以前的底子来判断开始时间。
重点是要找讲课的视频看,此时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回忆,手里最好有专业课的书,通信这边的考核科目是信号与系统以及数电。

建议先复习信号与系统,内容较多,公式较多(一定要背,背住了分一定有,否则就算会做,公式记错了也功亏一篑),考核的内容也比较细,但都是有题型的。
如果想取得高分这部分建议一定要认真看书,吃透大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和原理,能够做到触类旁通是最好的,这样无论题型怎么变换都可以有话说有公式可以写。

数电重点考核的内容是偏设计类,要求对几个重点芯片进行记忆(包括功能,常涉及到的电路,各个管脚的连接),此时要多看设计,开拓思路。
同一个题型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法,不限使用的芯片,所以只要思路够宽,总能想起来一个设计方法。
虽然比信号与系统内容少一些,但是重点涉及的章节也要仔细研究。

冲刺阶段(10-12月)

这时候的复习重点要放在专业课上了,真题建议搞一份电子版,反复刷,摸清楚出题的规律。

每几年信号与系统的题型会换,前几年的题也要刷但是重点放在后面的年份的真题,能刷几遍是几遍,前面知识点考察额部分争取都会,注意哪些常考,哪些考过,出现在哪些章节,读书一定要细致,因为考的很细。
大题是有题型的,有常驻题,也有隔几年会换的题,一定要掌握常驻题。

数电要动手画,因为数电的设计题偏多,画芯片画电路的题很多,所以一定要动手画,在A4纸上练习规划你的画图分布和整洁度。
(注意:近几年试卷上不再给芯片图,所以一定要把常用芯片记下来会画!)

此时的专业课不仅要大量刷题,保持手感,也要注意时间,因为题量可能会大而且有两门专业课,所以一定要注意时间分配。
同时因为专业课的答题卡就是空白纸,所以写字画图一定要规范,老师看起来也舒服。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题型结构

a:概念题(20~30分)

b:简答题(30~40分)

c:计算题(40~50分)

d:分析与设计题(40~50分)

内容结构

a:信号与系统(75分)

b:数字逻辑电路(75分)

参考书目

(1)《信号与系统》,张晔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3版

(2)《信号与系统》,郑君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3版

(3)《数字电路》,龚之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8次印刷

(4)《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邬春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政治

强化阶段(7-9月)

根据其他科复习情况可以开始看徐涛的课,重点是马原。
配套做肖秀荣的1000。
这时候政治不是重点。

冲刺阶段(10-12月)

十一月看腿姐的技巧课,一般网上有的网盘里有。
今年腿姐的押题好像挺猛。
不过我觉得都差不多,肖秀荣毕竟经验多。
买一本腿姐的带背手册,她有xxx的带背音频大概12月出。
听她的课的时候会说。
肖八出了后把选择题做三遍,做腿姐预测卷的选择题,徐涛的选做。
后期腿姐的冲刺班也可以听一下,政治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我就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性价比比较低,分数拉不开。
等肖四出来以后就可以疯狂背肖四的简答题了,按照规律的话23年似乎是肖爷爷押中的时候了(纯属猜测),有的人也会背腿姐,我觉得没有精力两个都背,选一个背就可以了,大差不差。

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数学基础一定要好,英语阅读要疯狂刷得阅读者得天下,政治不要花太长时间。

复试的形式为专业综合测试+面试

复试采用远程面试方式进行,其中复试包括线上专业综合考核和线上面试,复试总成绩为350分,其中线上专业综合考核,总分200分,线上面试总分150分。

面试包括主要会包括英语自我介绍以及英语问答,和中文一些情况考察包括大学科研经历学习水平。
复试专业课考察科目: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
如果是线上,最好把书多看几遍,原理搞清楚,老师会问。
笔试的话多刷题。

考研最终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初复试各占一半,初试成绩权重50%,复试成绩权重50%。

数字信号处理

参考教材:

(1)《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及MATLAB实现》,冀振元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3版

(2)《数字信号处理》,宿富林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通信原理

参考教材:

(1)《通信原理》,樊昌信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6版

通信电子线路

(1)《高频电子线路》,阳昌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版

(2)《通信电子线路(第2版)》,赵雅琴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2版

复试科目太难顶了,科目有三门,分别是C语言、计网、数字信号处理。
我那一年复试有面试和专业测试,面试除了自我介绍然后主要是考你一段专业文献,翻译出文献的意思,此外,除了面试专业文献还会对你本科专业课目进行考察,专业测试是关于C语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C语言有点难度,如果本科没学好擦边被老师给放过的那你就得上心了,初试一结束就珍惜时间抓紧准备复试,特别是在大家对复试松懈的情况下,这样更好超车。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东大保护一志愿,在你复试没有不及格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校内调剂。

最后总结一下,经验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吸收的是他人的不一样之处,觉得好的我们拿去用,不好的我们就不用,就这么简单,希望大家考研都能得到高分。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给朋友:

“北交大考研培训网课 ”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