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内容

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 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啊

2024年01月06日 05:49:07资讯5

一般可以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旅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比较好的大学有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无论是翻译硕士还是英语语言文学。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这个话题,就是关于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 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啊

  1.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2. 翻译硕士考研学校排名
  3. 二本考翻译硕士容易考的学校
  4. 西南大学翻译考研经验分享?

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部分院校排名如下:

1、北京外国语大学

2、上海外国语大学

3、北京大学

4、南京大学

5、复旦大学

6、厦门大学

7、南开大学

8、对外经贸大学

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0、华东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主要考查政治、“二外”和两门英语专业课,这对相关专业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与一般学术型的说一样,侧重理论研究,专业认可度比较高。

一般可以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旅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比较好的大学有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无论是翻译硕士还是英语语言文学,对英语听写读写的要求都甚高,都需要在备战考研中付出更多的努力。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在复试中的英语面试也会比一般研究生专业难,所以英语的各项能力小编建议考生们能够在初试前完全备考。

见过太多的考生在楼道里不畏寒冷打起精神复习。忽然想起一句话,所谓挫折,其实都是生命的高地,看你怎么看待挫折,被他打败那就成了泥洼。

二、翻译硕士考研学校排名

1 北京大学 985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虽然不是985但mti排名应该前三

3 南开大学 985

4 复旦大学 985

5 同济大学

6 上海交通大学

7 上海外国语大学 211 英语专业强项

8 南京大学 985

9 厦门大学985

10 中南大学 985

11 湖南师范大学 211

12 中山大学 985

13 西南大学 211

1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1

15 *外国语学院

第二批25所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单位名单

序号 培养单位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211

3 福建师范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河南大学 211

6 黑龙江大学 211

7 南京师范大学

8 苏州大学 211

9 华东师范大学 211

10 中国海洋大学 985

11 湖南大学 985

12 北京语言大学 211

13 对外经贸大学 211

14 山东大学 985

15 东北师范大学211

16 武汉大学 985

17 北京师范大学985

18 吉林大学 985

19 四川大学 985

20 大连外国语学院

21 西安外国语大学

22 天津外国语学院

23 四川外语学院

24 延边大学

25 华中师范大学

三、二本考翻译硕士容易考的学校

二本考翻译硕士容易考的院校有: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延边大学、安徽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华大学、福州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综合类:南大、武大、川大等,这些院校硬件综合实力都很强,翻硕考取这些院校,也是很不错的。

财经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

理工科类:北京科技、武汉理工、大连理工、上海理工等,这类理科学校,名气高,相比其他院校翻硕也易考取,但也别掉以轻心。

师范类:南京师范,湖南师范、华东师范、首都师范等,这几个师范类型的院校翻硕也不错,将来毕业准备当老师的,也可以考虑这类师范类院校。

四、西南大学翻译考研经验分享?

西南大学翻译考研经验分享

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二本的英语专业,当时高考没发挥好,这个成绩也情理之中,但是也一直比较遗憾,在校期间通过四六级(均570+),专四76,普普通通没其他证书。从上大学开始就决定了考研,不过一直没有付诸实施,今年一战上岸西南大学翻硕,初试成绩400分,复试综合成绩84,并列第二(同分的有9个)。我个人其实是那种拖延症很严重的人,但是又很想有一个提升,感受一下不同学校的氛围,所以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也真的很不容易,不过一切都值得!

Part 2:备考流程

择校依据:

大概是五月份敲定西大,我很喜欢重庆这个地方,这地道的火锅他不香吗,而且自己对川渝娃娃也有一种莫名的好感,想去那边生活。我刚开始其实很纠结,不知道怎么选学校,选的学校天南海北都有,然后我就咨询了我的一个老师(人超级好),他告诉我先选地方后定学校,于是就定到了重庆。我本身就是双非,我就想既然决定要考那就考一个好点的,川大和重大对我来说有点难,于是西大就成了最佳选择,西大的校园也很漂亮,更加心动了,正式备考是从7月份开始的,中间也有过休息。

2.具体备考流程(按科目)

⑴ 政治 80:

刚开始看到一个学姐政治80就觉得真的好厉害,以及其实没想过考这么好,70多就不错了。但是后面考完就觉得,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

所用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肖四肖八,

腿姐的背诵手册

腿姐技巧班(只看了一个视频,对我没什么作用,红果研的那个思维导图买来也没用),肖四肖八也可以提前刷,强推)

备考时间线:

8-9月:听涛涛子的课(涛涛子就是考研路上的开心果,总是让人充满动力),看精讲精练,一刷1000题(配空卡的刷题本)。精讲精练跟涛子的视频有一些不配套的地方但是还是能找到,要不就做点笔记,百分之九十九是对应的。视频的话我只看了马原(有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这部分的题我做了好几遍)和毛中特部分,其他的直接看精讲精练+刷题。马原的经济类的题目不必死磕,今年没出反正,出了也没事,其他的做好,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这些题目上面。

9-11月:我比较慢,每天会固定分配刷定量的题。二刷1000题我是从头刷,因为做了一遍根本没印象,然后着重看第一遍错了的题。

11-12月:三刷1000题,重点是马原,马原可能做了四遍。然后错题着重看。

12月以后:开始背一些时政和史纲会议口诀和肖四(一定要认真背,做好计划每天背多少)

⑵ 翻译硕士英语 82:

题型为15个单选(30分)、3篇阅读(30分)、1段英译汉(20分)、写作(20分)

西大的基础英语的难度也不是特别大,单选考的主要是词汇辨析,而且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词汇,在平时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词汇辨析。阅读题是15个选择题,每个2分,难度介于专四到专八之间,建议大家可以用专八阅读题来训练。英译汉是关于语言发展的,也是比较常规的,难度差不多是三笔的难度。作文是要求写一篇关于virtual schooling的,400词以上,在备考的时候可以用专八作文来训练。

这一门西大的题真的很良心,用心准备绝对不会差。题型包括单项选择20道,考察语法和词汇(专四难度,我记得有一道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介词宾语前置的题看了半天没反应过来,我太菜了,所以就是比较不常见的语法点大家也要注意),四篇阅读,最后一篇比较难,一段英译汉(很简单,好像是气候变化还是啥的,记忆力太差了家人们我无了),一篇400字的作文(后面会讲今年的题目)。

使用书籍:

华研外语的《专四语法与词汇》、

《专八词汇》、

《专八阅读》,星火英语的《专八阅读》、

《专八作文》、

《专八翻译》,

外研社出版的《牛津词汇辨析》,三笔综合

具体备考流程:

单词每天背五六十个,背完一遍就再开始第二遍。专四1000题刷了三四遍应该,还有三笔综合的题,桃子姐的题好难我感觉不适合我这个学校就没怎么刷,刷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吃透这个语法点鸭,不要只是在意遍数,小黄书上的题也可以多刷刷,我基本都刷完了,小黄书可以买旧版的(二手),新版太贵。

专八阅读基本每天两篇(华研),到了十一月十二月就每天一篇了,也有好几天不做的情况。每次都要总结错误的原因,是词汇?逻辑没理清?还是马虎?大家不要太在意数量,阅读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如果自己阅读不错可以少花点时间在阅读上。

作文的话前期并没有练,上大学根本就没写几篇正经的,快到八月份的时候报了苏苏的课。了解到苏苏是在知乎上届学姐的经验贴里,好早以前我都忘记啥时候了。当时看了就去加了苏苏的微信,观摩了一年多,每天都会看她的朋友圈,每次看学长学姐的反馈都感觉大家真的提升了,最恐惧的东西最后都可以信手拈来,然后我就决定试一试,也算是对自己的鞭策吧,最后确实真香了。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开始确实很难,因为刚开始任务量真的很大,我一般早上半天都在搞这个课,没有写到位的话苏苏会让你修改的,直到你掌握了为止,但是后面的话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因为已经掌握了“套路”。还有一点就是这个课并不是说给你教很多用法和表达(这事儿自己干也行),而是教给你方法,无论面对多少字的作天任能立马在大脑里列出一个框架来,然后运用课程里学到的如何布局,举例,论证等去把这个作文填充出来。作文我只跟了苏苏的课,然后练了往年的真题题目和苏苏的课堂练习题目,今年考的好像也是气候变化,然后应该是让你提一些建议之类的,我一直准备的热点都没有准备这一类很普通的有点措手不及,但是也没有什么影响,脑子里有东西你就知道如何布局。大家平常也可以多练练往年的别的学校的题目,积累一些好的表达和观点,教给你方法以后一定要用鸭家人们。

⑶ 英语翻译基础122:

题型为30个英汉互译词条(30分)、1篇英译汉(60分)、一篇汉译英(60分)

个人觉得今年西大考的词条难度有点大,因为我大概有十几个词条没有写出来,感觉自己复习时的重心放错了位置。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引以为戒,每天都要坚持背词条,因为词条复习的范围还是很大的,你不知道会考到什么,需要日积月累。英译汉的难度不是很大,难度应该是三笔的难度,平时可以用三笔的实务题型练练。汉译英今年考了《醉翁亭记》前两段的翻译,个人感觉难度还是挺大的。西大的汉译英比较喜欢考文学翻译,今年是第一次考了对文言文的翻译,所以在备考这个部分时,最好多练练文学翻译。我在备考的时候是用星火的番薯翻硕的红宝书和《专八翻译》来训练的,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文学类的选段翻译。

 

这一门感觉老师给分都很中肯,不死板。题型包括20分的英汉互译词组,一篇英译汉(60分)一篇汉译英(70分),英译汉稍微长一点,比较难,有生词,讲的是关于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啥的,汉译英讲的是入世哲学出世哲学相关,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不一定要知道这个名词怎么说,好像还有释迦牟尼。

所用资料:最后的礼物(电子版),

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1,2册),

散文佳作108篇(就练了几篇),

三笔实务(刚开始备考用的这个),徐老师公众号(强推,后面基本都练这个),翻硕必备小黄书(练习上面的各个学校的真题,只练符合西大风格的)

武峰十二天(只看书不看视频),

韩刚90天通过三笔(练的不多,韩刚老师境界太高,对我来说不太适合)

备考时间线:

7-8月:我一直都是处于迷茫期的,不知道练什么,先看了武峰的十二天然后练了上面的练习题,然后陆陆续续的练习Professor 张的散文,刚开始真的觉得自己不配读翻硕,翻的一塌糊涂,但是练习的多了,感觉就来了,当时真的很挫败,但是大家一定不要放弃,守得云开见月明!!!

9-12月:这期间我一直在练散文,张培基爷爷的,但是我不会全篇翻译,会翻译一半赏析一半,然后分析整篇文章(包括用词,逻辑,翻译技巧等等),后面就是黄皮书真题和散文交叉练习(隔天的那种),再后面就一直跟的徐老师的公众号更新的各院校历年真题,徐老师的针扎的真的很到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天天扎针,颇有收获。

12月后面基本就没怎么练翻译了,因为开始要背政治了嘛,还有词条什么的。

最后再说一下那个词条,黄皮书我可能背了三遍左右,没有全背,背了西大历年常考的类型比如缩略语,还有A-Z的那些,今年的词条英译汉变化比较大,往年都会考十来个缩略语但今年一个没考,全是那种类似于文章标题的那种词组。当时看到我也懵了,但是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应该也给了些分。汉译英都比较常见,我基本都写出来了,具体的我忘了,我记性真的不行,刚考完就啥也不记得了,大家可以网上搜搜别的学姐学长的回忆经验贴。

汉语百科与写作116:

这一门西大也很良心,但我的得分不太高。题型有10分填空,20分判断,20分选择,一篇应用文(今年600字,往年都是400左右),一篇1000字大作文。填空题考到高速公路限速多少之类的,陪都之陪都是哪个城市,具体记不清啦,,我本来打的对后面又改错了,两分哇我悔啊姐妹们!!!选择题如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是谁唱的(麦当娜),西大今年应用文考的是倡议书(我们应该怎么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大作文是“研究”,自己立意。

所用资料:黄皮书各校真题(主看选择填空以及大作文范文和应用文范文),李国正百科(我感觉没啥用哈,看这个有点浪费时间,除非西大突然改考名词解释),一站到底题库(到处搜罗的那种PDF或者word,往年的,不是最新的),公考常识40000道,应用文看了52mti的应用文写作金牌宝典和夏晓鸣的应用文写作(宝典上没有的就去夏老师那里)。

具体备考流程:选择填空部分复习时间线同上,应用文开始的很晚十一月中旬了,就是积累格式,然后看范文(所用资料如上),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也可以以及练几篇,大作文我练了八九篇左右,也差不多是十一月中旬开始,但是素材积累很早就开始了,嘿嘿我又要夸苏苏了,1000字的大作文我也用到了苏苏作文课的方法,所以写起来也挺顺畅的。

Part 3: 碎碎念

考研没那么难但也没那么简单,最忌讳的就是跟别人比较,每天六点起十二点睡不见得就效率高(但是有的人就适合这种学习模式),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模式,效率是第一位,心态也很重要。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和合适的人一起备考,如果感觉伙伴影响了你的状态就赶紧分开(血泪教训),我因为和之前玩的很好的同学闹矛盾回了趟老家散心,万幸的是后面我自己也调整过来了,最后祝愿大家能够如愿上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南大学翻译硕士怎么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