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专业设置:翻译、商务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
国际交流学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秉持“立德、苦学、践悟、通达”的院训,围绕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师生专业能力提升,创新课程建设改革模式,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
一、办学条件
国际交流学院是山西工商学院十二个二级学院之一,现有语言实验室13个,同声传译室1个,多媒体教室16个,图书资料室1个,专业图书近万册,并备有语言测试调频广播2套。学院依托学校150万册的图书资源和现代化图书索引系统,校园网络已与国际互联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联网,同时增加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等资源,收录了中国重要电子期刊文献上万种。实训中心可供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训练。
学院有总支书记、副书记、院长、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已形成校、院、专业教研室三个层次的分工科学、职责明确的管理组织体系。确立了专业带头人制度,由专业带头人具体参与课程安排、教材开发、组织教研活动、并落实十个主要教学环节标准。各专业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履行到位,教学规范有序,常规运行稳定,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教师队伍
目前,教师总数76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有高级职称:20人,占26%;中级职称:32人,占42%;助教和新入职:24人,占32%。全部自有教师均有硕士学位。学院青年教师占85%,确立了专业带头人,落实了学业导师辅导等制度,努力练就“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学校教师工作处和“明德书院”的大力支持下,七成以上的教师得到专业能力培训提升。
自2016年以来,广大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修班,研讨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汲取学科前沿知识,努力提升专业素质。有30多人次参加“外教社杯”全国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英语专业组、商务英语组、翻译专业组)、“外研社杯”全国教学之星大赛、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等活动,均获得良好成绩,并在省级校级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中赢得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奖和“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许多专业教师奋发图强、积极考取国家汉办和翻译资格证书等职业资质。
学院以科研促教学,骨干教师主持省级、校级研究课题9项,其中包括“同伴支架理论对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生英语水平综合调查与能力培养研究”、“中学西传意识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精读课应用中的问题探究”,“山西省特色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研究”等。教师积极参加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用途英语(ESP)关于“互联网+”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已发表如下论文:“译者主体性地位下对商务口译的探讨”,“翻译研究---汽车英语新闻标题翻译实例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教学改革中英语新闻翻译案例探究”,“翻转课堂对应用型英语听力课程改革的探究”,“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探析”等。
三、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翻译、商务英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经贸英语方向)。其中,465名学生分别在工商管理专业(经贸英语方向)7个班和翻译专业5个班,每个专业约有课程50门,供学生必修和选修学习。师资力量在满足本科专业教学需求的同时,还承担全校两个年级三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目前,三个专业的办学定位、课程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色。
1.翻译专业
本专业面向文化多样性、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国际语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毕业生能懂得翻译运作流程,熟悉翻译理论,掌握英汉口笔译基本技能;发展较强的英汉双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涉外导游、商务文秘、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等单位工作。
专业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视听、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演讲、英语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写作、翻译概论、商务函电写作、中国文化概况、中西文化比较、英美文学选读、西方文化导论、第二外语、视译基础、语言测试技能、旅游英语翻译、新闻英语翻译、英语报刊选读、商务英语阅读、国际商务谈判、科技英语翻译、汉英笔译、交替传译、英汉笔译、专题口译、应用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翻译、项目翻译实训、国际营销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文化。
2.商务英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国际商务知识与对外交流技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质,掌握语言学、经济学、国际营销与贸易实务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在涉外行业、教育培训和商务贸易等机构从事英汉翻译和经济管理工作。
专业课程有:英语语法、综合英语、英语视听、国际商务导论、商务函电写作、国际商务翻译、论文写作方法、商务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报刊选读、商务英语写作、语言测试技能、英语演讲、英汉笔译、英美文学选读、旅游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实用电子商务、国际商法导论、国际投资与合作、国际营销概论、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中国文化概况、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导论、机器翻译技术、国际商务文化、晋商文化。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专业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熟悉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汉语文学文化知识和国际交往技能;懂得英汉翻译运作流程,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选修拓展课程为补充、实践训练课程为重点,能够适应中外语言文化合作与交流,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有:汉语语音与教学、汉语语法与教学、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古代汉语、汉语写作、英语视听、英语阅读、中国文化概况、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英语国家概况、演讲与口才、汉字文化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字与教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中外教育思想史、汉语微格教学、语言学概论、汉语修辞学、海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论文写作方法、语言测试技能、汉语词汇与教学、海外华文文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应用语言学导论、中国旅游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涉外秘书学、商务函电写作、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礼仪、中华才艺导论、英语报刊选读、中文信息处理、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导论、机器翻译技术、国际商务文化、晋商文化。
四、学生素质
1.学生所学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训实习,亲自体验和锻炼自身素质。
2.学院实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分层教学、小组讨论等过程性评价方式启迪学生自主思维。
3.学院实行“学业导师辅导制”,确定分级分类分方向培养目标,选派专人帮扶学生,激发个性潜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
4.学院强化产教融合,已联系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8个:太原华冶设备研究所、山西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大酒店、山西五台山友谊宾馆、山西海外旅游公司、山西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山西崇德国际文化教育有限公司、并由山西乐淘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行业学院——电商学院。共同研发应用型课程,学生集中实训和毕业实习不少于45周。
5.学院因势利导,借助“三牛精神”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活动优势,积极创办各类应用型专业实践团队,组织特色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翻译工作室”、“三原学习社”、“口艺讲演团”、“体验故事会”等特色社团,有效提高自身能力。
学院的“翻译工作室”依托现有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模拟化汉英翻译训练。近两个学期以来,全体教师按照协同育人理念,以“传-帮-带”的形式与骨干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攻关,已认真完成《山西工商学院文化诠释》英译版、《山西应县文化旅游画册》英译版、《国际交流学院师生风采》英译版、《校园标识语英译修正》等作品。
学院的“三原学习社”是帮助学生在任务型驱动下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读原著、记原文、悟原理”的形式,不仅完成课堂思政的必修任务,还要完成本专业必修课程所需的读书任务。以产出为导向,开展“十九大习近平百言金句”汉英翻译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储备量和知识输出能力,受到好评。
学院的“口艺讲演团”是第二课堂活动的精彩展示,学生通过“模仿秀、歌曲情、英语角”等形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崇尚美德,拓展潜力的活力。他们参加“第七届全国口译大赛”和“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阅读、写作比赛”,“三牛杯”英语演讲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教师在龙城校区和北格校区指导学生组建“I English英语社团”,成立“叽叽喳喳歪果仁研究社,”开展“映雪园”英语角、脱口秀和Reading Report、Story Retelling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英语才艺和综合潜能。
学院的“体验故事会”是学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开展每月一主题活动,采用“常思辨、谈体会、亮收获”的过程,学会表达、学会做人。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获奖比例不断提高。
五、发展前景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迅速提高,学院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产出导向与应用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和专题讲座,实行优秀教师公开课及示范课制度,强化过程性教改评价机制,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加大过程性考核比例。许多新入职的教师不仅手写教案6本以上,还对学生的单元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实训答疑,积极辅导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全国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努力锻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运用英语技能进行商务实践和文化交流,受到普遍好评。
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要做到:在一年级迷茫过渡期,帮助规划大学生涯;在二年级能力发展期,帮助探索学业专长;在三年级考研关键期,帮助梳理关键要点;在四年级创新实践期,帮助指导就业发展。许多教师智慧设计课堂,精选优秀教材,落实十个主要教学环节标准,着重从实践教学、文化融入、学术支撑等方面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文化特色,积极帮扶家境困弱学生,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巩固提高专业知识,努力拓展实践兴趣。师生之间和谐乐学,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满意度很高。
学院教师的承诺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大学教师,凝炼核心竞争力,为更多的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学业导师,做一名优秀的“双能”教师,做好协同育人翻译工作,还要为每一位学生的专业成长不遗余力,尽己所能,无愧于自己的职业理想。用智慧、知识与热爱去点亮每一个生命的火花。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制度,认真负责的教师,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活动,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一定能过得丰富多彩,顺利学成就业。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