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课程 > 正文内容

天津考研复试密训班

2024年03月14日 10:23:55考研课程1

考研机构室推荐

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一【339】考试大纲已发布,简章内容详细介绍了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帮助备考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
农学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339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要求考生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育种新技术研究利用概况;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基本关系及调控机制;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国内外宏观农业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土壤的形成、组成、性质及功能;土壤的改良、培肥和利用;土壤退化及污染的恢复与防治。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共计150分。

  三、考试内容

  《植物育种学》:

  (1)绪论: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作物品种的概念,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2)作物繁殖方式和品种类型:作物繁殖方式,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3)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类别、特点、研究和利用,作物起源中心学说。(4)育种目标: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作物育种主要目标的实现途径。(5)引种和选择育种:引种的意义、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目标性状的鉴定评价。(6)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意义、原理,亲本选配,杂交方式和杂交技术,杂交后代的选择,杂交育种程序。(7)回交育种:回交育种的意义和遗传效应、回交育种的方法、特点和应用价值。(8)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概念、类型、原理,物理诱变,化学诱变,诱变育种程序。(9)远缘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远缘杂交困难及其克服方法。(10)倍性育种:多倍体的种类和特点,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多倍体育种方法,单倍体产生的途径,单倍体鉴定,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11)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度量,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12)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雄性不育的概念、分类、遗传特点,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13)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的意义、原理,基础群体的建立,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14)作物育种新技术:细胞工程,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农业生态学》:

  (1)绪论:农业生态学概念、产生及其发展趋势、基本内容与任务。(2)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基本组成与结构和功能、物质生产力、环境与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3)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途径、能量流动与转化的基本定律、能量转化、辅助能。(4)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几种主要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养分循环与平衡、物质循环中的环境问题。(5)生物种群:概念与特征、增长模型、数量波动与调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6)生物群落:概念与特征、基本结构、群落生态位、群落演替。(7)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调控机制、分析与诊断。(8)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与合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评述、生态效益。(9)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产生与发展、生态农业原理及技术、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持续农业。

  《土壤学》:

  (1)绪论:土壤的概念、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科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2)地学基础: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3)土壤固相组成:土壤矿物质的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及肥力特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转化;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及性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4)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密度、容重;土壤孔隙度、孔隙的分级;土壤结构及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耕作的概念、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耕性。(5)土壤水、空气和热状况:土壤水的类型;土壤水的能态及定量表示方法;土壤液态水及气态水运动;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与土壤空气的运动;土壤热量来源与平衡,土壤热性质,土壤温度。(6)土壤化学性质:土壤胶体的种类、特性、构造;土壤胶体对阳离子及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土壤酸碱性及表示方法;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及机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7)土壤形成与分布: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大小循环,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剖面;土壤分布规律性。(8)土壤养分:土壤氮、磷、钾等元素的形态、转化及调节。

  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第4版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第3版

  《土壤学》,黄巧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第2版

  以上内容是2024年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一【339】考试大纲,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专业辅导、考情分析、独家资料以及考前集训等相关内容,可以随时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