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喜欢在职的研究生吗 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分析
在德国学徒式的在职研究生教育模式中,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着导师在研究所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导师的学术水平及对在职研究生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学徒式培养中,导师具体负责在职研究生招生、制定培养计划、科研、论文写作以及对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评审等事宜,因此,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伯顿·克拉克在其主编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一书的第一章对此进行了论述。随着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又出现了美国专业式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中,导师和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但导师仍处于指导者的主导位置。因此,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甚大。
我国对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也有深刻认识,有学者从宏观的视角阐释了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蒋琦在《关于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加强导师指导是保证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陈亚芬
(2002)则强调,在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导师既是在职研究生专业培养质量、知识结构的设计者和构建者;又是在职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者;还是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鉴定者;国家、社会对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都要通过导师来具体化。导师是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主要、最基层的过程质量监控者。而在《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调研报告》一文中,大家普遍认为在职研究生导师对在职研究生质量的提高作用最大。
在微观视角下,学者将导师的作用分散到学生的德育、科研创新、学位论文等方面上,分门别类的分析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培养中的不同作用。
首先,导师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上,许多学者认为导师在在职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的影响往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咚福锁的《浅析导师在在职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006)指出导师作为教育家,其惟真求实、勤奋、踏实等品格影响着在职研究生的心灵,洗涤着在职研究生的灵魂。此类研究还有丁江,丁鸣的《发挥导师育人优势加强在职研究生德育工作》
(2005);余柯,杨克秀的《积极发挥导师在在职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2005)以及季明,郭晓东,鲁越华的《导师负责制与在职研究生德育工作》(2007)等。
其次,在专业知识方面,学者曾金容在其《在职研究生学习动力机制》(2000)一文中,将导师作为一种主要的在职研究生学习的外部动力,阐释导师在在职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中引路和监督的作用。其他研究则表明名师出高徒,知识渊博、学富五斗的导师往往能培养出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从另一侧面论证了在专业知识上导师的作用、地位和影响。
同时,在科研创新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研究发现,导师的指导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学者刘鸿在对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导师在哪些具体方面影响学生的创新性。廖文武(2005)、罗英姿(2006)等学者或通过研究若干导师的案例,或通过理论探讨,分析得出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创新性要求导师必须具备同样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学者从导师个体的指导方式、导师群体氛围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其对在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最后,在学位论文方面,导师的有效指导对论文学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薛天祥在其《在职研究生教育学》(2001)一书中指出,导师的指导不是替代在职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而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论文体例的确定、理论分析和得出结论以及论文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其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导师的指导周期和指导频率直接影响着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高低,并呈现正相关性。
总体说来,在导师对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上,学者们有的是对其进行宏观描述,有的进行微观分析,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诸如个案法、问卷法等,将该问题的研究推进到更高的层面。尽管如此,导师对在职研究生培养作用的研究仅仅只停留在某一方面,暂且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的、全面的研究体系。至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系统、详实的探讨导师对在职研究生各个方面的影响作用。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yimgjqzd@qq.com 或者【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